梦回海德堡
秋色旖旎中,我们来到德国历史文化风景名城海德堡。
海德堡的秋是如此绚烂多彩。宽阔的内卡河轻柔地环绕着小城,沿河两岸的色彩最是迷人:满山遍野的枝叶,有的金黄,有的翠绿,有的泛红,有的发紫;有的还舒展着夏的茂盛,有的已唱响秋的欢歌;高低错落的民居,或红顶黄墙,或黛瓦白壁;在枝叶掩映中,尽情地炫耀着光影与色彩。河中游弋的各色船只、点点白帆,为秋色平添了一抹生活的气息。
海德堡的秋在该市悠久历史文化的映衬下又显得那样厚重。横跨内卡河的海德堡大桥始建于公元11世纪,几经摧毁又几次修复,现供游人观览的已是17世纪的作品。
选帝侯大公的雕像矗立桥头极目远眺,仿佛在向游人诉说历史的风云。抬望眼,选帝侯宫殿的残垣断壁清晰可见;该宫殿始建于13世纪,毁于17世纪的大联盟战争,但残留的一面墙不屈不挠地挺立了400多年,颇有圆明园被八国联军烧毁后残留下大水法的遗风。脚下,是颇有年代感的石板路,走在上面,就像是走上了一条通往历史的长路。
仿佛是为了增添秋日游人的情调,我们刚参观不久,天空中就飘起了绵绵秋雨,雨中的景色更加清丽,也更加凄迷。依稀仿佛,我们好像回到了22年前的1997年。那一年,我和夫人第一次走出国门游历德法荷比卢,也经过了海德堡。那时国人来看外面的世界尚为数不多,我们正值壮年,充满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但也难免青葱。在发达的西欧国家,我们满眼羡慕一脸震撼,对这里的一切都只有仰望,来不及消化更遑论思考。
22年后再游海德堡,这里的青山绿水秀美景色依然让我们留恋忘返赞不绝口,但已不是震撼不是仰望而是一种细细的欣赏与品味。也许是我们更加成熟,也许是我们的国家与这里已近乎比肩。
踏着略有湿滑的,我边走边看边想,感触像漫山遍野的秋叶,斑驳陆离;思绪像波涛滚滚的河水,奔涌澎湃……
新天鹅堡揽胜
欧行第七天,我们参观久闻大名的新天鹅堡。
新天鹅堡位于德奥瑞三国边境的阿尔比斯山脉处,是18世纪巴伐利亚大公国国王路德维希二世所修建。
路德维希是位不爱江山爱艺术的国王,一生酷爱雕塑造型艺术和瓦格纳的音乐,他聘请舞台设计师而非建筑师来设计新堡,使该堡融合了从阿拉伯到巴洛克洛可可等多种建筑风格,古灵精怪艺术氛围浓郁。
从城堡观景台四眺,阡陌纵横河湖相连,使人顿觉心胸开阔气吞山河。时值深秋,环绕城堡满山遍野金黄色的枫叶也让人爱得荡气回肠。堡内各厅均有各种天鹅造型作为装饰,堡外一汪天鹅湖水静卧在山脚下,我想,柴可夫斯基不朽的芭蕾巨作《天鹅湖》,会否就是从这里得到灵感呢?
沃尔夫岡的湖光山色
伴着车载影片《茜茜公主》的动人情节和优美画面,我们来到奥地利小镇沃尔夫冈。
这是一处山水旖旎人文宁静的童话般的所在。远山的枫叶层层叠叠色彩斑斓,守护着村边沃尔夫冈湖的一汪碧水。这水该是上帝所赐,如此宽阔澄澈如此纯净如初又如此色彩丰富,随着角度光影幻化出不同的色彩:这儿碧绿那儿泛黄,左为湖蓝右为淡青;游船在湖面划过,留下一道涟漪漂得很远很远;野鸭天鹅在湖中追逐嬉戏,尽情释放着属于它们的欢乐。
小镇真安静。除去远方游客到此后不时发出的欢呼雀跃外,听不到人喧狗吠、汽笛声声,甚至看不到几个当地居民。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在此一展无余。此时,坐在湖边看景发呆是一种莫大的享受,静静地、憧憬着诗和远方……我想,安静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体现出对环境自然和他人的尊重,这对于久居喧嚣都市的我们,尤为弥足珍贵。
不仅风景绝美,小镇的人文艺术资源也颇为丰富。影片《茜茜公主》刚开始茜茜未嫁入奥地利皇室前一家人住的黄色小楼就坐落在不远处的湖边,现已改造成为一家五星级酒店和茜茜博物馆,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游客来此寻觅茜茜曾经的足迹。一战前有部风靡西方世界的音乐剧《白马酒店》,其原型酒店也坐落在沃尔夫冈,酒店正面墙上雕刻的音符,似在炫耀100年前的辉煌。
奥地利的大城市几乎走遍,但初次踏足的小镇,却以不同寻常的湖光山色告诉我们:这才是真正的大自然的美!